一个普通的后勤职工,一个平凡的基层党员,却让众多老师、学生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变的如此的闪光呢?
郑波,1979年当兵,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退役后进入大连大学医学院车队,1995年三校合并,他成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一名线路班车驾驶员,25年驾龄、23年党龄让这名老职工、老党员执着的坚守在我校后勤基层服务中,始终在平凡中发着光、燃着热,在奉献中塑造着不平凡的敬业精神。
众所周知,我校班车队伍庞大,二十几辆线路班车,每天往返市区近2个小时,100余公里的路程,这在全市高校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安全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车驾驶员,郑波师傅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安全第一,我要为一车的老师负责。"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无小事,作为一名司机,尤其是大学班车的司机,不仅肩负学校的通勤任务,还肩负着乘车教师和车辆的安全重任。多年的驾龄使郑波师傅掌握了娴熟的驾驶技能,他班车上的老师形容他的车已经达到了"起步无声"的地步,但他从不满足于经验驾驶,随着市区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他从未放弃学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利用单位统一学习、自学等各种方式,加强安全生产、交通法规、车辆维修等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始终把安全行车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他开车从来都是只让不抢,班车线路经过的所有无信号灯的人行横道,他从来都是主动停车让行,星海公园外的人行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尤其是老年人较多,每次开到这儿,他总是耐心地等行人过去再起步,过路的人每次都望着车前"大连大学"四个字对郑波师傅点头致谢,有的直接竖起大拇指,这是对郑师傅的感谢,更是对大连大学人的肯定,整车的老师都感到同样自豪……20年来,每次出车前他都勤检查,发动机、轮胎、机油……一个都不能少;行车中,遵章守法,服从管理,坚持"三不开",不开酒后车,不开英雄车,不开霸王车,收车后勤保养,清洁、检查、调整……让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他将安全深植心中,将教师放在心上,满载着教职工风雨兼程,往返市区,行车百万公里无任何责任事故。
大家都知道,"人文关怀"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也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一个驾驶员如果对乘客缺乏人文关怀,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也很难做到优质服务"。在郑波师傅的心中 "老师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他服务的过程中,他始终将爱融入其中。
开发区职业中专有部分老师也搭乘我校通勤班车上下班,在经过学校的主干道上还为其专门设立了停车的站点方便上下车。郑师傅的车上也有几名职高老师,郑师傅总是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今年6月份的一个早上,天气十分恶劣,倾盆大雨不说,大风也跟着凑热闹,路上的行人连伞都打不住,早班车上,郑波师傅没有在指定站点停车,而是直接将车开进了职业中专院内,让几位老师少受点风雨之苦,郑师傅的行为不仅仅让几位职高的老师激动不已,也让全车教师肃然起敬,大家不约而同地为他鼓掌、喝彩……
老师们肯定的掌声更坚定了郑波师傅加倍努力奉献爱心的信念,事后,郑师傅坦诚地说,其实他当时只是想,虽然站点和学校就那么几百米的道,可这大雨的天,那些老师真走到了学校也成了落汤鸡了,这么狼狈的样子怎么面对学生呢?其实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车上的老师说只要下雨坏天,郑师傅总是"将站点置之脑后"尽量给每一个老师提供最大方便,甚至送到家门口,从来不在乎自己回家会有多晚。而在郑师傅眼中咱们的老师都特善良,只要对他们稍微好一点,教师节的一束鲜花、中秋节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他们都会对你回馈一颗感恩的心。一次,郑波师傅因公手臂受伤,被送往医院不能发班车,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惦记着替发班车会不会不熟悉线路。手机铃声响起,电话那边传递的是整个班车老师对他的关心和问候,郑波师傅顿时热泪盈眶。奉献爱心、收获真心,在学校倡导"人文关怀"的今天,郑波师傅的行为确实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郑波师傅开班车的20个年头中,换了三条线路,从三八广场到白山路再到如今的理工大学,他和每一个线路班车的老师都保持着融洽的关系。郑波师傅说他服务多年,最大的心得就是要和老师们处好关系,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做到位,做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这样自己也能变得豁达许多。
起初刚发白山路线路班车时,因为一些线路调整的问题,部分老师意见很大,很不配合工作,郑波师傅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但当时线路较少,又要保证班车时间,有些问题恐怕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彻底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双方都能够相互理解。于是,他主动找了几位老师谈话,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条件限制,让老师与车队能够都相互理解,达成一致。凡事只要能够拿到桌面上仔细地研究,相互沟通,事情总是会变得简单,经过与郑波师傅坦诚而贴心地交谈,几位老师终于理解了车队的工作,也和郑波师傅成为了好朋友。
如今,郑波师傅发的是理工大学的线路,他坦言"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很有压力",因为学校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一切工作都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而这个班车上的高职称的老师多、教授多,年龄大的老师多,郑波师傅觉得自己的责任变得更重了,服务也变得格外周到,他说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驾驶员能为这些可爱的老师们服务是自己的荣幸。他经常和车上的老师们聊天,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老师们的需求,他虽然文凭不高,但他坚信"学历不是障碍,沟通无处不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郑波师傅平易近人的性格很受大家喜欢,渐渐地他和车里的那些老师们相处得像一家人。2002年在我校"文明班车"的评比中,郑波成为了第一个"文明班车"的获得者,这是全校教职员工对他多年服务工作的肯定,面对荣誉,他还是表现出一贯的冷静,"荣誉那是过去的事,我总不能抱着一辈子不放吧,啥话也别说,就是一个干吧,话喊的响,不如汗流的多啊……"
工作在车队的人都知道,郑波师傅是车队里有名的爱干净的人,大家都习惯了看他穿着深蓝的上衣,米色的裤子,脚着水鞋,提着个水桶忙个不停的样子。他班车内的卫生用"一尘不染"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他自己对班车卫生的要求简直可以用"苛刻"两个字来形容,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有"洁癖",可他不以为然,他就是要为老师们创造最清洁最舒适的乘车环境。车队组织驾驶员统一学习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于是"细节决定成败"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常说:"我们驾驶员干不了大事,只能在服务中对老师们多一份细心。"
郑师傅班车上的坐垫套洗的最频繁、最干净,班车大到坐垫小到地面地毯的摆放他都十分认真。有的老师习惯用自己的坐垫,下车时,郑师傅总是小心收好,等到坐车的时候再交给本人使用,洗坐垫套的时候,也不忘把其他老师的坐垫也顺便洗一下。
班车的座位可以前后调节,许多老师不知如何使用,常常逆方向扳动调节器,造成损坏,为此郑师傅想做一些指示标志,于是让别人上网帮忙找什么样的箭头,用什么材质制作,用什么颜色漂亮,贴在座位的什么地方最明显,心思细腻得让人叹服。在他的眼中,班车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他至亲的朋友,他与老师们真心沟通的最佳桥梁。
翻阅郑波师傅20多年的工作经历,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轰轰烈烈,却时刻洋溢着激情与爱心。工作虽然平凡,可他对老师们20多年如一日的贴心关怀、真心奉献正向我们诠释着坚持的可贵。一丝不苟、默默无闻,他时刻在用行动恪守着自己对老师们的承诺:"全心全意,为您服务!"